您所在的位置:台灣服務業概況 > 業界專訪 > 環保服務

2015-06-29  永續發展 綠色經濟---佳龍科技陸怡豪策略顧問專訪

佳龍科技成立於1996年9月,是國內首家環保科技股票上市公司,主要業務是電子回收及與其相關的研究發展,並提供資訊科技產業完整的廢料回收處理與再利用方案,服務範圍涵蓋 IC半導體、PCB、電腦周邊、光電等。

佳龍的電子回收又分為兩部分:電子工業品與電子消費品,陸顧問表示,目前主要業務來源是前者,因為台灣是資訊通信科技產業的中心,會產生很多工業廢料,如不良品、下腳,以及製造過程中因電鍍附著貴金屬的工件等,而這些廢料、零件都必須要回收處理,來提煉出貴金屬與稀有金屬。

 

非金屬材料的創意再生
陸顧問指出,佳龍不僅是處理貴金屬回收的專業機構,針對非金屬部分的廢棄物處理,設立『綠品坊』為品牌推廣平台,透過工藝與創新及生活與創意的結合,將回收材料開發成為仿青銅、木器、瓷器..等材質的工藝品,進而開發環保建材、水溝蓋及鋪路的建材用品等。舉例來說,桃園龍潭地區很多水溝蓋就是佳龍公司所捐贈的。

陸顧問表示,非金屬部分回收材料應用的階段性目標,是期待透過與其他專業領域的夥伴合作,如小智研發、寰陞國際等,以佳龍的回收再生材料為媒材,結合新穎、實用並具現代感的設計與製造,開發各項消費性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取得認同,如,小智研發將佳龍的再生材料作為建材、甚至可做成運動用品的開發;寰陞國際則是利用回收材料製成燈具與家具,在今年(2015)米蘭國際家具展中獲得國際市場的肯定。佳龍期待藉由台灣的創意、設計與技術研發,使這些非金屬的材料,增加回收再利用的價值,以符合佳龍的願景,真正做到『循環經濟』及『永續發展』的精神,「從搖籃到搖籃」(Cradle to Cradle)概念的延伸,減少由自然界中原物料的挖掘與消耗。

打造國際事業廢棄物回收綠建築廠房的標竿!

為了提高台灣的環保技術,佳龍特地從日本的貴金屬專業公司,延聘一位高階幹部來台做為技術總監。正因為認同佳龍公司的理念,希望能將台灣環保回收的專業技術行銷國際,阿部真司總顧問於2011年正式加入佳龍科技的工作行列,也創下在廢棄物回收專業領域中,日籍高階幹部跨國來台服務的先例,使佳龍專業團隊的人才邁向國際化!

目前正在興建的『環科廠』為佳龍集團的第三座廠房,建廠的目標,即以國際環保科技回收業之綠色建築為標竿,讓國際市場能看到台灣所設立的事業廢棄物回收廠也可以兼具人性化、綠化生態園藝造景與製程自動化。為此,佳龍延請日本建築大師 隈研吾 先生親自擔任行政大樓室內設計專案設計師;大量地使用環保再生材料,做為裝置藝術的設計元素,希望藉此讓大家看到佳龍的專業能力與國際視野的企圖心。

在外交部的協助下,『國家地理頻道』以『偉大工程巡禮系列』為題,一路參與『環科廠』建廠工程進度的紀錄拍攝。建廠期間,除了美國環保署第九分區署長親自到廠參訪,外交部也特地組織外國記者參訪團,均得到非常正面的回饋,並與佳龍進行跨國合作議題的相互交流。

2005年佳龍蘇州廠設立,藉以了解中國的法律、環境、人力資源等大環境的經營狀況,對佳龍而言,目前仍屬於一個學習性的布局,展望中國大陸很可能對ICT產品的處理與回收有大量的需求,佳龍蘇州廠的重要性亦將大幅提升。


以環保諮詢顧問之姿,走出台灣,迎向國際!!
展望未來,佳龍科技希望進一步將回收再生技術行銷到國外,協助外國政府與企業解決環保的問題,甚至以『環科廠』作為協助訓練國際人員的訓練基地,讓完成訓 練的國際人才,將佳龍的技術帶回國內。因此,未來佳龍業務發展的定位,是將積極拓展海外的專業諮詢,提供業務服務的品項,且不只限於技術移轉與經驗的傳 授,還包括人才的培養與輸出,以及提供環保及資源再生相關諮詢顧問服務,此項新創的經營模式,將是佳龍的核心資產,也是海外布局的根本。 陸顧問也表示,佳龍更希望能吸引並培養台灣本地的人才,甚至延攬國外人才加入佳龍。以打破目前相關專業人士對事業廢棄物回收業的刻板印象,因此,如何延攬 並培育台灣本土的專業人才,也是佳龍亟待突破的問題。

爭取平等競爭機會 內化永續發展概念
關於環保產業的發展,陸顧問點出幾個希望政府關注的問題:首先是經濟部的「事業廢棄物再利用許可」規定要由事業及再利用機構共同申請,不能單獨申請,佳龍希望能允許再利用機構單獨申請;其次,希望外交部協助遊說歐洲復興開發銀行(European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EBRD),透過它去敦促其成員國妥善處理電子廢棄物,並對外招標回收廠商,同時也讓台灣業者能有公平的競爭標案機會,這才是真正幫助台灣環保業,並對國際市場提供台灣專業的回收再利用的技術與專業,提升台灣成為世界環保公民的要員之一。 最後,希望台灣社會從政府、業者、專業人才到民眾都能內化「永續發展」的概念,並非只是流於口號,或是在視線範圍外就視而不見,如此才能讓環保產業正面、健康地發展,也才能真正落實環保,減輕地球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