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台灣服務業概況 > 業界專訪 > 商業服務

2016-09-29  全方位服務 便捷化貿易—關貿網路專訪台服編輯部


「關貿網路」股份有限公司前身為於1990年奉中華民國行政院核定成立的「貨物通關自動化規劃推行小組」。該小組之任務為建置台灣進出口通關自動化系統,協助貿易商透過網路連線即可完成進出口通關及關稅繳納作業,以降低貿易成本、加速通關作業。經過4年的努力,先後達成海、空運的貨物通關自動化與E化,使原本需4小時之空運通關作業平均時間縮短為0.216小時,亦使原本需6小時之海運通關作業平均時間降低為2.049小時,且免審免驗貨物之平均通關已低於10分鐘,為台灣貿易史上開啟了嶄新的時代。


任務圓滿達成後,政府考量到當時台灣產業在電子化進程上仍有進步空間,因此裁定由政府與民間合組民營公司型態於1996完成民營化,並定名為「關貿網路」股份有限公司,持續加強通關自動化服務,並積極開拓網路資源,研發尖端技術,擴展營業範圍,提供全方位加值網路服務。


海運快遞新服務
關貿的業務範圍涉及甚廣,且為因應不斷變革的新局,關貿也不斷開發新業務,以其通關服務業務來說,去年4月30日開始發展了海運快遞,廈門與平潭對開台灣的台北港、泉州對開安平港的海上快輪。這是一項全新的服務,過往會認為海運時效較差,但關貿的海運服務時效約四小時,其中,航行時間約三個多小時,連同通關時間約四個鐘頭;若上午船隻由對岸開往台灣,卸貨後可於下午再開返大陸,一日可往返各一班。


海運快遞的發展是因應兩岸電商交易日益頻繁而生。以往快遞因重視時效,多採取較快速的空運,但其成本較高,可是關貿新開發的海運快遞服務時效與空運相去不遠,且成本較低。


能夠達成如此高的時效,是因為之前關貿在通關系統的建置與對接上已十分完整且純熟,譬如關貿會提供報關系統給承攬報關業者,並提供貨主將貨物相關文件匯入報關系統的平台,如此可節省人工繕打輸入時間,如此只須補上一些相關文件,便可快速地將貨物資訊傳送予海關,海關又可將通關判讀結果回傳,透過關貿快速分送給業者,建立了完整的一條龍服務,因此在發展海運快遞時,也能高度提升通關時效。


同時,關貿也特地為海運快遞建立了一個平台,確保貨物還未抵港時倉庫就已收到訊息,因為海運快遞航程才短短三小時,若無相對應之資料處理平台,整個通關流程會十分混亂且緩慢。


目前海運快遞由於剛起步,且有時受氣候影響,運量還未能追上空運,但由於成本效益比高,相信此項業務未來尚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


關港貿單一窗口提升通關效率

此外,貿易便捷化為全球潮流,我國也於2015年簽署了WTO貿易便捷化協定,但早在2013年,關貿就已協助海關建置了關港貿單一窗口的系統,去年12月全部上線,此一新措施統整了海關、港務公司、國際貿易局為首的簽審機關,合併為一個單一窗口,達成了單(報單)證(輸出入許可證)合一的目的,大幅縮減通關的時間、簡化通關手續,並大幅提升了通關手續的效率與便捷度。


無紙化報關節約成本
關貿成立之初的目的即為完成報關的自動化與E化,現經過多年努力已逐步達成各項文件的無紙化,海關電腦專家系統按進出口廠商之等級、貨物來源地、貨物性質及報關行等篩選條件,分別將報單核定為C1(免審免驗通關)、C2(文件審核通關)及C3(貨物查驗通關)三種通關方式,以往海關審查的文件只能用紙本呈送,但去年也已進入雙軌並行制,相關文件可經由關貿提供的平台上傳,可節省許多時間與手續;關貿也相信目前的雙軌制只是一個過渡期,未來終究還是會朝向全面無紙化發展。


海運快遞、關港貿單一窗口系統的建置與無紙化平台,是關貿網路海運服務群近年來較具代表性的成果,也反映出全球物流與貿易便捷化之潮流所向。


跨境電商貨物通關制度與海關互認新議題
由於我國數十年來持續不斷地在便捷通關上的努力,簽署WTO貿易便捷化協定後我國沒有轉型調適期,因為原本在此方面之舉措即已具一定水準。至於在貿易便捷化上我國還有哪些可以進一步提升的空間,關貿認為,目前值得留意的應該是海關正在規劃的「跨境電商貨物通關制度」,但這部分目前尚在規劃中,且因為可能影響報關業,因此許多細節尚須確認,但關貿也有信心,只要海關擬定方向,技術上都不是問題,關貿都能達成。另外,海關目前也正規畫與各簽審機關一起推動「邊境管理」,這也是目前值得關注其發展的議題。


另一個值得推動的是兩岸、甚至與他國海關的互認互助,倘若檢疫證明等文件能雙方互認,貨物就可以快速通關,除可降低貨物腐壞的風險,亦可提升通關效率;目前我國防檢局正與澳洲洽談檢疫證明的互認,相信未來會進一步擴展到其他國家。其實,目前海運快遞中,我國的電子檢疫文件都有經過關貿系統送往平潭與廈門,也皆獲得承認,但目前承認的貨物品項尚有限制,種類不夠多。


此外,海關資料的串接、資料互拋也十分非常重要,可以節省許多時間與登打的成本,加速報關的便利性,然而基於公信力考量,這部分需要政府間的洽談,同時各國也要能夠互信互認,關貿認為只要政策面沒有問題,技術層面上皆可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