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釋放「新消費」潛力,促進中國大陸內經濟大循環台灣經貿網

撰稿人:上海代表處駐南京聯絡點


中國大陸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在部署做好下半年經濟工作時提出,要持續擴大中國大陸內需求,克服疫情影響,擴大最終消費,為居民消費升級創造條件。當前,不斷湧現的新型消費啟動了大量潛在的市場機遇,成為擴大內需、促進中國大陸內經濟大循環的重要推手。

 

隨著中國大陸人均國民收入的不斷提高,居民消費需求和消費特徵發生了巨大轉變。消費需求內容既有傳統消費產品提質升級,也有諸多新興消費產品和服務不斷湧現,共同構成「新消費」,成為居民消費需求結構升級的重要表現。

 

今(2020)年下半年,應如何擴大最終消費,為居民消費升級創造條件?中國大陸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依紹華認為,由實物消費為主向實物與服務消費並重發展,可以在更高層次上滿足消費需求,推動消費品質提升。這要通過供需兩端齊發力,以「新消費」引領供給創新,實現產業結構升級,進一步釋放「新消費」的巨大潛力。建立供需匹配的高質量生產體系,實現品牌價值提升。

 

隨著居民消費需求提質升級,對商品品質、性能和款式等提出更高要求,因此引導企業瞄準更高標準和「新消費」需求的具體特點,改造提升現有產品結構,注重核心競爭能力提升,增加消費品市場多樣化的有效、高質量供給,是促進「新消費」發展的關鍵。具體來看,一是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提高研發、設計水準。將傳統製造工藝與資訊技術相結合,構建工業雲與智能服務平臺,快速高效地生產能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個性化產品。二是積極推動高端製造業發展,努力提升產業鏈附加值,加大培育自主品牌力度,為品牌、技術等資源的轉讓、評估創造寬鬆環境,培育品牌文化內涵,確立品牌文化定位,注重服務創新,以精細化、人性化為引導,自主創新國產品牌,實現由「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質的提升,從而吸引消費者更多消費國產品牌商品。增加商品與服務多樣化供給,滿足「新消費」分化需求。

 

隨著居民消費需求呈現多樣化趨勢,對商品和服務供給提出更高要求,因此應從高質量和「新消費」需求著力,實質性提升商品和服務供給能力。具體來看,一是在商品和服務供給方面加快分級,實現精准化定位,鼓勵企業按照不同檔次,提供多層次商品和服務,滿足不同群體需求,提高多樣化服務;二是豐富新型服務供給內容,居民對各類服務需求快速成長,服務類型不斷增加,應著力加大新型服務消費供給,鼓勵新型服務發展,拓展消費空間;三是增加文化娛樂設施,包括影院、書店等硬體設施,擴大文化商品供給,豐富文化生活內容,增加演唱會、文化演出等文娛活動,提高居民生活品質;四是改善和提升三線以下城市商業供給,鼓勵各類連鎖商業企業管道下沉,增加大型綜合性購物中心設施,對現有商業設施進行升級改造,增加新品種類,縮短新款商品上市時間差,同時增加售後服務人員,提高服務品質,提升消費者滿意度。

 

另外,引導流通企業構建新商業流通模式,提升「新消費」供需匹配效率。鼓勵流通企業重塑自身價值鏈,改進價值實現方式,實現企業發展方式和流通模式的升級與創新。通過積極探索新型流通運作模式,推動商業流通現代化水準的提升,推進流通企業的價值增值從銷售終端向流通環節轉變,進一步豐富商貿流通產業鏈條,構建資訊化、現代化、系統化的現代流通配送體系,進一步降低物流成本,同時提高流通效率。

 

而且,鼓勵流通業供應鏈建立協同運營的創新機制,以各方認可的利益分配機制實現資訊等各要素協同發展,推進整個供應鏈上下游企業間的運營效率和協同效應;逐步完善信用合作方式,優化流通業企業間戰略聯盟合作方式,為供應鏈各節點企業提供生產、庫存和採購等環節的準確依據,提升流通業供應鏈整體的需求預估能力和水準。

 

最後,構建規範的市場消費環境,提高「新消費」滿意度。一是要完善並改進事關消費的基礎設施建設,清除流通網路障礙,健全流通標準和商品服務品質標準,創新監管方式方法,強化線上線下消費者權益保護等,為消費者營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二是全面改善優化消費環境,提高標準化水準,完善品質監管體系,加大消費領域的違法違規懲戒力度;三是改善消費市場信用環境,構建資訊共用的消費市場信用評價機制和平臺。

**轉載自台灣經貿網,原文網址請見此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