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時代的人才管理術--有點黏,又不會太黏的微妙平衡林瓊瀛/資誠企管顧問公司執行董事

面對科技、溝通及社會價值的轉變,未來的工作與工作者都將變得更多元且獨特,企業也勢必將面臨更多樣且複雜的管理挑戰。
「我已經升到20級,且抓到皮卡丘,應該是現場實力最堅強的吧!」這是我在今年團隊策略論壇開場時說的玩笑話。然而,當全世界瘋玩Pokémon時,我們是否想過,過去僅存在於2D世界的遊戲角色如今已躍然「手」上?不只玩遊戲的方式不同以往,科技的進步著實在各個層面都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你手上的iPhone運算能力早已超越了60年代阿波羅計畫的太空梭,而科技進展所帶來的商業模式創新,在在挑戰著個人與企業的生存及想像。


根據PwC對2022年未來工作展望的全球調查報告顯示,當科技更融入我們的生活及工作時,企業的價值主軸將走向所謂的「藍色世界」(以利潤、成長及市場領先為導向的大企業)、「綠色世界」(專注於某些社會或環境議題影響力的企業)以及「橘色世界」(尋求彈性自主且多元的小企業)併存與交互作用的時代。


彼得.杜拉克說的沒錯,大企業在某種程度上仍形塑著我們的生活模式及行為樣貌;同時,更加彈性自主的小企業逐漸發揮影響力,並演變出新形態的商業模式,在現代與可預見的未來社會佔有一席之地。
面對科技、溝通及社會價值的轉變,未來的工作與工作者都將變得更多元且獨特,企業也勢必將面臨更多樣且複雜的管理挑戰;然而,即使我們無法明確預測未來世界的樣貌,至少我們可以好好調整自己對於未知挑戰的看法與回應方式。


以科技為大腦

科技的普及與應用是一種無法抵擋的趨勢,以近年來甚囂塵上的FinTech潮流為例,小至行動支付、大至雲端資產管理,都造成金融產業的革命。因此,面對科技的浪潮,個人及企業都必須因應科技的趨勢而有所調整。當今年3月Google AlphaGo以4比1擊敗李世乭(Lee Sedol)的新聞,讓我們反思,甚至憂慮人工智慧是否已經擊敗人腦時,更積極的啟示應是科技如何彌補人類思考的不足,以在西洋棋以外的領域獲得更大的進展。尤其人類所獨有的多樣性思維及破壞式創新,若能有效透過科技的協助,相信更能將更多原本的局限與未知變成可能。能夠善用科技的力量,對於未來的個人及企業都將具有顯而易見的優勢。


化網路為感官

隨著行動通訊普及化,Facebook, Twitter, LinkedIn等社群網路也因應而生,不論個人或企業都高度仰賴社群媒體進行溝通。通訊軟體與網路社群以過去難以想像的方式拉近了人們的距離,或至少增加了溝通的頻率。個人不僅可以透過網路接觸到更多的資訊,更能與其他群體產生連結,進行互動、學習,甚至交易或求職。網路更徹底改變了企業的溝通與運作模式,不論是內部的流程管理及溝通管道,或企業藉由網路媒介對外界傳達品牌形象,以吸引人才或消費者的青睞。


然而,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如何平衡正式與親近、專業與幽默,營造出有點黏,又不會太黏的微妙平衡,恐怕是每個人及每間企業都必須小心拿捏之處。


變「心」才能變「新」
當個人或企業透過科技而逐漸轉變的同時,誰也說不準哪個破壞式創新正在某處發酵,等著大放異彩的時機到來。


從2007年iPhone的出現、2009年比特幣(Bitcoin)的誕生,到近年來虛擬實境技術應用的發展,技術革新對傳統商業模式或產業整體所帶來的衝擊,通常並非火山爆發般的瞬間衝擊,而是宛如版塊移動般持續累積的強大不可逆現象。因此,企業及個人都需要破除僵固思維,時常更新與獲取重要的創新資訊,並對於重大的主流趨勢做出回應,以持續在市場上取得競爭優勢。


當人類從狩獵採集生活逐漸演化至現在所謂的資訊時代,在人類存在歷史中,過去200年來的科技進展遠遠勝過了先前兩萬年的發展,未來的商業及社會演變速度更不會有所停滯,跟上時代的腳步將不只是追隨流行,而是不被淘汰的生存關鍵。


未來企業與員工間,將不只是透過薪資福利換取勞務的簡單交換關係;導入適當的科技工具或管理概念,將有助於建立員工與企業間的正向互動與緊密連結,包括員工的日常福祉確保到長期生涯規劃、提供精緻且個人化的績效與成果導向管理措施、聚焦員工感興趣的議題及擴大解決方案參與等。


企業藉著科技的助益,將更能有效率地提出具體的員工價值主張,並配置管理資源,以發揮各種營運活動與管理機制的價值。不論個人或企業,也不論是否真確精準,保持對於未來世界的想像力與開放態度,才能由衷感受每個未知的明天所帶來的喜悅!

(本文原刊登於 2016-10-17 Cheers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