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台灣資本市場聚焦生技醫療及新興特色產業文/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於2016年1月4日舉辦「2016大中華區IPO市場趨勢分析記者會」,由資誠審計服務營運長周建宏主持,展望2016年兩岸三地的資本市場前景。
2015台灣IPO朝小型化、多元化發展周建宏表示,2015年台灣上市櫃家數共58家,比起2014年成長了9家,大致符合今年年初之預期。
新IPO公司規模逐漸朝向小型化的方向發展,並聚焦於科技及生技醫療等產業,2015年IPO的集資金額比2014年成長20%,主要是因為家數的增加,並因有生技醫療業─台灣浩鼎的加持(募資金額新台幣52.7億元),使整體集資金額達新台幣351.3億元,然而,平均每家的集資金額並無大幅成長,顯示台灣IPO仍以中小型企業為主。(詳見表一)
在2015年IPO的產業類別中,科技業仍占最大宗,家數接近一半,集資金額111.3億元;但值得注意的是,生技業異軍突起,家數雖然不及科技業,但吸金能力相當強,集資金額甚至高過科技業,達113.7億元(詳見表二)。整體來看,生技產業的整體市值較去年成長44%,並集中在上櫃的生技產業類股,顯示台灣生技醫療業受到投資人的青睞。(詳見表三)
此外,2015年IPO企業也朝向多元化發展,包括教育事業(大地)、環保(日友)及化妝品通路業(佐登妮絲)等較特別之新興產業,這些由資誠輔導IPO的公司大多都是該產業中首家IPO的企業,未來可望發揮領頭羊的角色,帶動所屬產業IPO風潮。
2016年IPO家數估50至60家周建宏認為,2015年台灣股市受到諸多因素影響而表現不如預期,這些因素包括全球整體經濟疲軟、中國與其他新興市場成長趨緩等,而牽連台灣GDP成長,導致股市成交量低迷,連帶影響企業主送件意願,此趨勢預計延續至2016年。
另外,中國資本市場的磁吸效應也不容小覷,因此,今年台灣IPO家數預估約50至60家,反映2016年全球及台灣經濟的高度不確定性,以及內外在環境的快速變動。但由於產業近年整併頻繁,加上中國競爭對手成長快速,未來部分企業將受此影響而整併或下市,將部分抵銷2016年上市櫃公司增加的數量。在F股方面,IPO家數從2014年的12家成長到2015年的16家。展望今年,儘管大陸新三板及註冊資本制將影響企業來台上市意願,但受惠於TPP及RCEP區域經濟整合的影響,預計將有來自東協及中國以外的海外台商來台上市,2016年F股家數將落在15至20家之間。
結合2016全球三大趨勢發展具特色的產業區塊展望2016年,周建宏觀察,全球各主要資本市場,如美國、香港、新加坡均有其產業特色,他建議台灣在資本市場的發展上,可透過法規與政策獎勵,結合以下三個全球大趨勢,發展具特色的產業區塊,強化台灣資本市場競爭力,並同時吸引海外企業來台IPO:
1.科技進步加速:在台灣既有的精密工業與高科技基礎上,發展航太、自動化、車用電子等相關應用,並結合減碳環保議題,推廣綠能環保科技相關產業,朝向綠色經濟的道路前進。
2.人口結構改變,近年台灣在生技醫療產業有亮眼表現,觀察未來生技產業的成長動能,應是結合高齡化社會所衍生的長照需求服務,持續成長生技醫療板塊。
3.全球經濟力量轉移:受惠東亞間區域經濟整合,與製造業加速往東南亞等成本國家轉移,所產生的基礎建設需求,台灣資本市場應努力吸引優質東協概念股,特別是面臨二代接班議題的在地華僑企業回台上市。
此外,具台灣特色的觀光餐飲業,受限於台灣經濟規模及全球景氣的連動,短期內預計不會有太多的送件家數,而食品業也必須走出食安的陰霾,才會有所突破。另外,政府大力推廣的文化創意產業,因相對規模較小,若能突破商業及獲利模式,未來才有更多發展空間。面對中國磁吸效應台灣資本市場應朝國際化過往海外回台IPO企業,多以大陸台商為主力,但面臨中國資本市場持續改革開放,包含推動註冊資本制、新三板、戰略新興板等多層次與開放的資本市場,對台資企業將產生強大的磁吸效應。
多角化的大型集團,在分拆上市的策略運作上,也更靈活的運用兩岸三地資本市場優勢,尋求最適的IPO上市地點。周建宏建議,唯有更加開放與國際化,才能建立更具競爭力的IPO資本市場。台灣資本市場應朝多元化與國際化方向經營,持續發展產業特色,吸引先進國家的相關企業來台上市,而非過度聚焦大陸台商,因此如何吸引國際級企業與投資機構來台,是提振國內股市的重要思考方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