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成產學合作新思維財團法人商業發展研究院 研究員 盧煒竣
日前蕭副總統會見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戴蒙德(Peter Diamond),針對臺灣經濟發展等各類重要課題分享各自想法。蕭副總統提到,臺灣在面對全球經濟情勢未明朗的情況下,如何利用本身優勢元素,持續轉型升級以保持競爭優勢,是當前非常重要課題。過去,我國利用各類研發機構,透過技術研發及移轉的方式,為製造業的發展帶來顯著的貢獻,最為人知的就是半導體產業的台積電及聯電。由此可知,我國的研發機構,特別是由政府捐助設立的各類與經濟事務相關的法人機構,是協助我國創造出舉世聞名的經濟奇蹟的重要推手。蕭副總統所提到的優勢元素,當然包括了這類法人機構。
近年來臺灣已經逐漸朝向以服務業為主的經濟結構發展,而服務業,特別是以消費者為依歸的商業服務業,講求的是貼近消費者變動快速的各類需求,根據其生活脈絡提供對應的產品及服務;也因此除了技術創新之外,服務業者也同樣重視行銷創新、服務創新等,與較講究技術創新、產品創新的製造業並不相同。也因此,我國過去由法人機構或學術單位單方面進行技術研發及移轉的協助模式,顯然並不完全符合服務業的需求,政府應該思考如何更有效率地運用法人機構來協助服務業發展。
在有效回應快速變動的市場需求的過程中,服務業者需要法人機構提供即時且複合的協助,如服務業者在開發海外市場時,就需要法人機構同時提供商情及消費者生活型態的資訊服務及諮詢輔導服務。法人機構若要即時提供複合性的協助,除了延續過去各類應用研究、技術發展及商業化相關研究之外,更應扮演橋接的角色,串接整合學術機構及法人機構各自的強項。由此可知,服務業者、學術單位及法人機構更應著重於彼此的協作,單打獨鬥的時代顯然已經結束。
根據商研院研究的發現,法人機構若要成功扮演橋接的角色,應該以計畫為單位,針對所涵括的領域及業務,確實釐清各領域之間是否能夠緊密結合、各項業務之間是否能夠彼此支援以產生綜效;此外,更應注意的是,在促成產學研合作時,須針對各個機構的優勢領域,進行進一步的釐清,確保在執行各類計畫時,都能夠委由最頂尖的單位執行。
英國的設計倫敦方案就是一個成功的案例。該方案主要是由國家科學技術和藝術基金會所規劃執行,並集結了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倫敦帝國學院兩個頂尖學術單位,針對設計、工程科技,以及商業等三個彼此能夠緊密結合的重要領域,執行彼此可以串連、支援,進而產生綜效的育成、教學及研究業務,成功地促成了各類由設計所主導的創新活動,迄今已培訓了1000個學生及580家企業,並成功地培育出8個創新型的創業公司,可以說是國家科學技術和藝術基金會近年來最成功的計畫之一。
觀察我國既有的產學研體系,若要達成上述的目標,或許可以思考採取以下兩種思維:第一種是強化法人機構的橋接功能,讓法人機構能夠透過像工研院創意中心、服科中心等各類連結中心,串接彼此的優勢服務,共同執行政府所委辦的計畫。在採取這樣的模式時,政府可以考慮針對連結色彩濃厚的單位,設置能夠有效衡量連結程度、整合程度的關鍵績效指標,促使這些機構更有效率地扮演好這類角色。第二種則是由政府視計畫需求,自行決定委由哪些學研機構執行。採取這樣的模式時,政府就要持續辨視、追蹤既有各個學研機構的優勢服務,確保其對各類學研機構的認知能夠與時俱進。但考量效率面,還是建議政府採用第一種方式,不僅能夠善加運用法人機構這個優勢,也可維持政府施行各類政策的公開、公平及公正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