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大陸合作開發電動車有利基榮佳企業推廣組組長 陳羚螢
地球已經被開採的石油約一兆噸,估算可以再開採相同數量的石油,但是依照目前使用程度估算,大概不過幾十年就會開採殆盡,一旦沒有石油的話,全球經濟將於很短時間內便會崩潰,替代能源將是各國努力尋找的新方向,有必要從現在開始就要趕緊設想和未雨綢繆才行。
自從工業革命啟發全世界邁向自動化大量生產模式,汽車引擎能讓人們快速移動,到遠處旅遊的夢想終得實現,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大幅拉近。飛機的出現更進一步縮短了時空差距,以往大眾無法做到的事現在都能夠做到,現代化確實給人們帶來了幸福。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目前全球各國致力研究的電動車,零組件大約60%來自台灣生產,此龐大的供應鏈支撐了市場運作,使得台灣在整個電動車產業佔了重要的地位,當產業日漸蓬勃之際,台灣供應量展現出的實力,更為各國所重視,應為台灣經濟貢獻的強大力道。
汽車業者計算,電動車比汽油引擎車種提升42%能源、減少排放二氧化碳32%,在能源日趨減少的時候,電動車產業發展必然是時勢所趨。美國上市公司特斯拉(Tesla Motors)年中推出第一款外觀美麗又實用的電動跑車,改變世人對電動車傳統刻板觀感。一般人總以為電動車跑不快、馬力不強勁、爬坡如老牛推車、充電費時不方便,但是這款新車一改外界錯覺,推升股價大幅上揚,公司營運狀況也轉虧為盈。傳統汽車裝置的變速箱、油箱、水箱、觸媒轉換器等全都拿掉,改裝上馬達、電池和電子控制系統,直接由電力驅動傳動系統,乾淨且無噪音,有插座的地方就能補充電力,是標準的「綠色工業革命」。發展長達百餘年的汽油汽車歷史,自此全然改觀。裕隆的LUXGEN設計全球第一部七人座智慧型電池電動休旅車,只需8.6秒就可從0加速到時速100公里,最高時速可飆到145公里,充滿一次電大約花80元新台幣,從台北開到高雄不成問題,比汽油車一趟大概需要1,500元便宜得太多,更何況還更乾淨、更少污染排放。電動車零組件其中台灣業界拿手的汽車電子部分,產值已超過千億而且還不斷增加,在電動車方面更掌握接近七成的商機,以自己的強項配合電動車市場開發,台灣業界正當其時,趕上了這波大好時光,倘若抓住研發和技術產品趨勢,所能帶來的利益將高得驚人。
電動車最重要的「心臟」不是馬達而是電池,占電動車成本超過三成,受限於效能和壽命,這種新電池價位居高不下,使得電動車沒法有便宜讓人動心的價格,台灣南北距離不過300公里,東西向更短,比起中國大陸或歐美洲際公路上千里長度來說,台灣使用電動車有更大機會與可能,加上我方在掌握零組件的優勢,等技術成熟至某個階段,電動車價格應可降至目前的三分之一以下,流線、質感一樣不缺,伴隨市場擴大的結果,台灣電動車產業可望躋身全世界主流。
經濟部推出智慧電動汽車示範運行計畫,將分三年補助22億元,希望帶動民間投資50億元,每個申請案以百輛汽車為下限。吸引汽車廠一窩蜂申請補助,裕隆、裕日車及中華車表達對整車到零組件研製的濃厚興趣,台泥、台達電和中石化也向政府提出補助申請,雷科計畫引進美國電動車進口整車,也於10月初完成申請遞件,經濟部估計最快明年第一季就可以看見初步成效。為了加深在電池生產的能量,台達電與統振共同轉投資成立的有量科技,和與美國GPINA合作專門製造電動車鋰電池,公司設於加州的聖地牙哥,把在台灣製造好的鋰電池極板運到美國組裝,目標要進攻北美市場,以適合北美地區電動車消費者的需求。嚴格來說,國外針對鋰電池的研究發展已有多年,投入的時間和金錢不可謂不多,成果有好有壞不一,反過來看台灣,注重市場導向的做法,著重實際製程、產量和預期的銷售量,但投入研發相對較少,上述兩種對比情況恰可互補,擴大合作關係並且發揮互補互利作用,應該能發揮預期功能,不過在商言商,彼此佔持股多少、公司政策方針的走向、股東意見及看法如何協調等等,內部問題勢必將逐漸冒出頭來,怎樣才能拉緊凝聚力保持長久盟友關係,將是雙方合作無可避免將面臨的考驗。另外,美國從2009年開始著手推動的EV計畫 (Electric Vehicle Project),投入一億美元打算建立電動車綠色產業,除欲發展電動車更大規模還要提高就業機會,這其中當然有部分是政治考量,但也重視這塊新興產業的未來利益。計畫中將利用能源部提供之三千萬元預算,給插電式的油電混合車及純電動車設置充電站,配合各地民眾使用增減幅度再做調整,務期發揮最大成本效益。
前些時候經濟部次長黃重球率團前往底特律參加2010台灣車輛國際論壇時,順道參觀福特汽車廠位於底特律的智慧電動車實驗室。他向媒體表示,台灣生產電動車零組件技術優良,國際大廠有很大信心,我們不需要枉自菲薄,而台灣的電子科技產業聞名全球,已經成為台灣發展電動車的重要基石,比如電池、控制模組、鷹眼、倒車雷達都廣受市場歡迎,國外企業希望將這些零組件和電動車結合。黃重球次長很感慨美國汽車市場曾經遭受日本車挾輕便、省油優勢而遭到重創,近幾個月日本車從TOYOTA、本田相繼出包,多國用戶發現問題瑕疵要求召修並且質疑設計不良時,美國業者看到時機來了,打算反攻奪回市場,當地業者感受到亞洲強勁的經濟力及科技進步程度,不再妄自尊大而願意合作,現在開始懂得借鏡對方的長才為自己產品加分,這個觀念上的大幅轉變,值得關注並加以善用,對我方業者可能潛藏著極大商機。
今年10月2日登場的巴黎車展,國際能源總署邀集了很多國家及城市的學者、專家和代表們舉行論壇,藉機尋求發起「電動車新方案」共識,要將「乾淨能源」這個願望儘速達成,結果有美、英、法、德、日等八國給予具體承諾,希望在2020年前讓2,000萬輛電動車與插電式複合電動車正式上路,到2030年則將目標設定成長10倍,達到超過2億輛目標,更長遠目標則是在2050年達到10億輛。參與國同意選定幾個試驗城市作為試點,大陸科技部選定上海和深圳作為國際試點城市,打算擴大與各國合作交流及試驗,明確指出上海年底即將推廣應用2萬輛新能源汽車。此論壇未來希望邀請各多國家和城市加入,增加各國用於乾淨能源研發的力量,並且付諸於具體行動。車展吸引廣大人潮依舊,賓士、奧迪、豐田、標緻、雷諾車商都不約而同推出高階電動車,而且目標放在中國大陸,足以想見大陸經濟飛快登上國際舞台,對外國的衝擊和觀感是如何強烈和予以重視了。雷諾車廠推出毫無污染的百分之百零排放電動車,其他幾家車廠也都相繼以輕巧、靈活、運動方便的車型為設計重點,相當符合現代社會和都市使用狀況。純電動車之外,雪鐵龍公司研發出全球第一款柴油混合動力車,柴油電力版3008售價從4.04萬美元起跳,比傳統汽油引擎車款雖然較為昂貴,但能更加節能、更符合時代需求。雷諾、通用(GM)和本田等大型車廠,也相繼投入油電混合動力車研發,市場變得熱鬧無比。
其實,中國大陸在發展電動車的研發與應用方面進程遠超過我國,去(2009)年底已經有投入5,000輛新能源車作為示範用,今(2010)年底預計投入2萬輛電動車,應用於公共交通、計程車、公務車和郵務運送等方面,藉以帶動民間更多方使用。從國家整體耗能量來分析,大陸每年新增石油需求有近三分之二是用於交通運輸,可見交通運輸損耗之重,若要節能減排能徹底落實,必須減少運輸工具的能源耗損量和污染排放,同時大力鼓勵新能源運輸工具的研製。上海世博會購置450輛電動巴士,每日無時無刻穿梭於各場館之間運送遊客,還有隨處可見定點上下車的7人座的小型電動車,發揮的威力非常大,約減少排放483噸二氧化碳,亦相等於栽植一萬多棵大樹一整年的減碳效果。大陸高層於「十二五」規劃中將電動車納入節能項目,小型純電動車受到高層極為重視,成本考量的關鍵所在,電池和電機兩大部分佔了整車價格的八成,鋰電池包括正、負極材料、電解液、隔膜、銅箔鋁箔等材料,每一樣都價格不斐,其餘部分可以大量生產降低成本,但電池還尚未能夠大量量產,必須還要點時間才行,所以可以說誰掌握了鋰電池,誰就掌握了大利潤,誰搶占了電動車市場先機,就最後就能贏得市場。
設立於美國加州的一家老牌電動車公司ZAP,10月時與大陸浙江省永源汽車合作成立ZAP JONWAY新公司,專門從事電動汽車生產銷售。ZAP可說是全球最知名的電動車銷售商,根據資料顯示ZAP已經在75個國家賣出接近12萬輛電動車,當汽油車主宰汽車市場時,ZAP還有如此好成績確實不易,現在與浙江永源合作買下其51%股份,眼光也是看準中國大陸未來需求和成長性而已。台商當然不能在這方面缺席,不久前剛結束的「海峽兩岸新能源汽車蕭山論壇」,兩岸業者有接近三百位參加,包括裕隆、吉利、英華達、建大工業、致茂等業界,杭州市蕭山區政府官員表示願意結合兩岸技術與資金,共同建設蕭山成為大陸汽車重鎮。蕭山現有汽車整車與零組件生產商445家,有機會成為發展電動車王國的最佳地點。裕隆集團與東風汽車合資成立的東風裕隆,已完成6個車間廠房建造,設施安裝及裝潢正全力進行,總投資額46.5億元人民幣,每年將可生產12萬輛電動車,是杭州市指標型企業,動向皆成觀瞻。大陸去年初出台「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範推廣財政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決心推廣新能源汽車,符合條件的客車最可獲60萬元人民幣補貼,大多車型補貼為整車價格的三分之一。
經濟部技術處日前公布了一款國人自行研發的商用智慧電動車技術成果發表會,將智慧電動車與關鍵模組研發的創新成果展現在國人面前,其路線固定、運輸車輛數眾多,以及可使用共用之充電設備等特性,有足以發揮商用電動車的環境,每年至少有五千輛市場,以每輛150萬元計算,商機粗估可達75億元,效能若獲得充分發揮,可大幅壓低成本,新竹貨運、台灣宅配通等擁有的大型商用車隊將可受惠,加上政府擬訂計畫補助業界研發,業者可在五年內攤平損益,投入的意願自必會提高,幾家大廠已經積極搶進,如中華車、能元、有量、東元、富田、和大等廠,並有電子設備製造業者如維熹、鎰福等尋找合作對象,市場商機相當龐大。大陸發展電動車既然跑在前頭,台灣業界又掌握了技術核心優勢,不妨將大陸作為試驗場,加強服務模式推廣,衝出量產達到產業規模,形成氣候後便能打進全球市場,這應該是國內汽車業者可行之道。
大陸加快電動車發展腳步已有不小成就. | 環保車乾淨且無汙染但價格尚無法大幅壓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