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交流中 香港的機會榮佳企業推廣組組長 陳羚螢

從1997年回歸中國大陸之後,在江澤民、胡景濤等國家領導人貫徹意志下,保證「馬照跑、舞照跳」的50年不變,香港人對目前生活並未感覺到有什麼樣的不同變化,商業經貿行為依舊,「東方明珠」光華的面貌還是如同往昔一樣絲毫未減,不同的是多了和大陸內地的更緊密關係(CEPA),而且有了自己的「特首」。但是自從2008年開始,香港人心中開始有了些許不安,開始擔憂自己重要的兩岸中介地位即將消失。

既是國際金融中心又是航運中心,服務業發達的香港,工作不容易而且貧富差距甚大,產業嚴重失衡,三大業態中服務業比重超過92%,製造業和農、漁業總共不到8%,這種懸殊比例的型態可說是全球唯一,造成除從事服務業之外的勞力都幾乎難以生存,而且情況越來越嚴重。因為地小人稠,被笑稱為「鴿籠」的大眾住宅比比皆是,所謂豪宅也僅不過4、50坪大小,卻要價千萬港幣以上,一般民眾只能遠觀羨慕,而絕無法享受到高品質的住宅環境。政府人員編制尚在擴大,預算赤字無法消除,既無法節流更別提開源了,當局還想不出好辦法作為對策。總有樂觀的人會認為香港雖然是彈丸之地,但要讓一千萬人口吃個飽飯不會是難事,在金融風暴沒有減緩的情況下,當地民眾想法逐漸有了轉變。賴以為發展主力的金融服務業,當金融風暴來襲就沒有一絲抵抗力,經濟走下坡還找不出有力對策,特區政府傷透了腦筋。

台灣2008年政權更迭,國民黨再度掌握國家機器,陸續推出的政策都是以開放鬆綁兩岸關係為主軸,當大陸和台灣加快經貿合作,原本隔閡在雙方之間的阻礙消除了、被揭去了,香港這個「第三地」好像成了多餘,似乎不再像以往還具有必要的重要地位,既然兩岸能夠互相直接往來,誰還要中間人的經手呢?這些跡象可以從香港轉口的外貿數字下降明顯看出。說香港人不緊張是假的,因為她開始派出訪問團到台灣尋求合作機會,但要說香港就此垮了,那也言之過早、過重,身為中國南方重要商港,數百年來經營起的地位自有其道理,當然不可能因為一點點改變而從此被擊垮,因此香港人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以及該何去何從?

滿清末年,從被割讓給外國變成殖民地開始,地理的優越地位,及文化開放先進的社會型態,使香港逐漸變成大陸南方最重要的經貿樞紐,掌握了珠江三角洲龐大資源,特別是當兩岸民國38年因政治意識造成武力相向使交流隔絕之後,和澳門一樣,藉著地利之便,香港以類似「白手套」的身分般,不管飛航、投資、入境、貨運,都得要「過過水」,也因為這樣,香港獲得了極大的經貿利益。由於商業發達,人民眼中一切「向錢看」,給外人的印象因而覺得日本是經濟動物,香港則是市儈氣息超濃厚,似乎充斥著「有錢便是老大、無錢就是憋三」的社會價值觀。有中華文化奠基於底層,有商業行為繁盛其上,商業行為主宰特區的所有目的,未來該怎麼走?該往哪裡去?這些盤旋在腦海思考再三的問題,暫時還沒有標準答案。

「我是不是中國人?還是香港人?」、「往日經貿的光采是否會在兩岸交流後消突然消失?」、「未來我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和定位?」,以上這些問題已經是香港人不斷出現在腦海的疑慮。站在政治和經濟的十字路口,港人的疑懼是可以理解的。英國拿走香港,是想將香港作為英國商船前往遠東經商的中繼站,有發展商業、運補多重作用,清朝、國民政府和中共三階段影響都是較為寬鬆的,英國又鞭長莫及,反而給了香港快速發展機會。全球貿易興起、各國紛紛追求國際化,香港的金融服務業快速萌發,在80年代即已成為是全球金融中心,「東方明珠」泛發的強烈光芒更勝以往。直到1997年回歸大陸,以及亞洲金融風暴爆發,香港民眾真的發現局勢大有不同了,政治既已經完全由中共掌控,「經濟特區」所謂「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意涵,到底能執行多久還是未知數,大陸高層雖然連番以CEPA政策修訂嘉惠香港,不少眼尖者開始明瞭內地恐怕才是香港人發展的未來所繫,在逐漸被「邊緣化」之前,最好找出路子來,給自己另一個生存發展機會!

香港人原本非常恐懼中共接收後會有太大改變,經過中南海高官拍胸脯保證,而且政治方面幾年來好像真的沒有太大變化,但是經濟方面卻出現了些許不利癥象,首先是「香港基本法」規定港幣是法定貨幣,當人民幣試點城市增加,人民幣地位走強,以人民幣作為結算的機制勢必將影響港幣的地位,這點對於香港金融中心的傷害必定會逐漸明顯。其次,香港金融人才大量進入內地服務,內地為了發展需要,以高薪和優惠吸引白領及管理階層人才,導致香港本地人才流失,銀行家數也在回歸後的十年間減少約45家,連一般民眾往內地定居的數字,也正以每年約25%的比率增加,顯然香港金融中心的地位優勢正在減弱,看在港人眼中是個很大的警訊。香港人如何看待這件事呢?有不少業者認為,香港多年累積的實力絕非輕易就會瓦解,香港優勢仍在、人才仍多,人力流動、資本移動屬正常現象,新血替換不見得是壞事,反而可以給香港更大學習機會和重新出發的契機,只要設法從兩岸直接交往的過程中另闢商機,以香港本身早就具備的國際化能力和與世界各國經商的經驗,未來發展趨勢應該可以樂觀期待。

自從2008年金融風暴嚴重衝擊世界經濟以來,香港的出口業急遽減少三成,很多上市公司營運出現赤字,和台灣及其他國家一樣都是採取裁員措施因應,有的乾脆暫停業務,等待兩、三年後才可能恢復景氣的時刻到來;有些則是縮減開支,以最低能量勉強維持經營;也有些反市場而行,反而在不景氣時刻積極調整企業策略,招兵買馬大幅擴張展店業務,趁著市面退租情形增加比較好談租金的時候,多掌握幾個營運重要據點,以待他日大展鴻圖。大家應該都知道,危機的另一半就是轉機,兩者往往相依相伴,會遭遇哪一種結果,往往要看怎麼應對。沒錯,從兩岸大陸和台灣重新經貿接軌來看,香港確實好像面臨了危機,但是別忘了中共不會撇開香港民眾的觀感,不會置港人利益於不顧,在兼顧與台灣貿易的同時,也進一步加大對香港開放市場,降低市場進入門檻,專業人士欲望內地開業變得更為容易,大陸一方面為內地引進需要的人才,又使得香港就業壓力有宣洩的出口,這對中共來說是非常樂意見到的。大陸經濟快速增長,無論世界各國都眼巴巴望著希望分一杯羹,香港此時既然得到中共「特別照顧」,當然可以善用機會朝內地發展,由此可能獲得的商機絕對比任何其他國家都要大得多。

中共商務部與特區政府簽訂CEPA 5,亦即內地與香港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補充協議五,列明29項開放措施,給予17個業態(銀行、會計、旅遊、醫療、海運、航空、運輸、物流、採礦等)專業人才准許到大陸內地發展,因為公布的內容細項和港人的要求有些出入,港人意識到CEPA終究只是讓香港處於被動態勢,「施捨」多寡都看中共的眼色,求之於人還不如掌握在己,必須努力提升服務業水準,才能夠保持優勢不被鄰近國家或城市所取代。CEPA對大陸大型國企來港上市等都有規定,大陸當局指定由廣東負責審批,視廣東的實際需要加速或減緩,用意希望香港協助廣東經濟發展,同時將廣東當作為香港的腹地。過往30年,廣東是香港的貿易好伙伴,廣東GDP贏過新加坡、香港和台灣,但是去年受原油價格上漲及中央宏觀調控政策等影響出現滑落現象,連帶香港也縮減了表現空間。依實際分析,珠三角產業規模發達,香港佔地利之便及政策之利,本來應該非常具有優勢才對,不過服務業發展不像製造業可以局部獲得成效,需要整體性達到一定規模,例如銷售、倉儲、物流、配銷等系列搭配,珠三角目前無法滿足市場需求,還需要時間加緊腳步成長,結果當然使香港有些無力施展的感覺。退一步來說,香港北上拓展業務規模既然比別人有更寬鬆的門檻限制,絕對可以藉互補優勢產生更大效益才對。另一方面,特區政府放寬對中小企業的融資和信貸保證,振興經濟的舉措為了吸引製造業回流,對原本已經失衡的經濟模式有機會逐漸得到修正,如此來看也未必不是件好事,趁這個機緣,將製造業和服務業雙頭併進,香港應該更有前途。

到今天,香港經整整回歸大陸12年了,也是CEPA簽署滿6周年的時刻,依據香港統計局發佈的資料顯示,香港與內地進出口總值增加約8倍,GDP也從負值變成正值,失業率同時亦大幅下降。CEPA補充協議六今年5月9日在香港簽署,開放措施中有多項決定在廣東先行先試,涉及包括法律、會展、公用事業、電信、銀行、證券、海運及鐵路運輸等8個領域的產業,給了廣東更多自主,香港也有更多利益,包括對香港投資放寬或取消股權限制,以及降低資本條件等限制,讓香港貨品可以零關稅優惠進入內地,「自由行」的開放對香港吸引更多大陸客源更有幫助,尤其餐飲和零售業獲益最高,從CEPA簽訂迄今已經創造了580億港幣的利益。總的來說,CEPA對香港有非常重大的影響,在金融風暴衝擊下的經濟現況改善尤其重要,如港、澳、粵合作機制得到有效加強,香港應該能從中獲益匪淺,唯一比較不利的地方,是香港漸漸失去了經濟自主權,無法在自由經濟體制下儘量發揮功能。

人民幣地位走強,對香港可能有憂慮,也可能是個良機,真正結果要看未來陸續的演變結果。人民幣在大陸華中、華南地區近期內必將成為結算貨幣,影響到與大陸貿易的國家跟進,這種趨勢隨著大陸國力增強會更明顯,相對而言,港幣的未來似乎黯淡了些,不過資金自由流通後,龐大的「金流」是可以導入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的,香港若是有心發展,很有機會成為跨國企業總部所在地,甚至成為資金籌措調度中心,股市的擴充能量指日可待。香港也和台灣一樣有她的旅遊未來,迪士尼遊樂園能夠滿足大朋友和小朋友們的遊樂所需。今年熱門的美容健檢旅遊還有購物天堂,都有極大發展前途。

珠三角地區雖然不再由香港當龍頭,但是以往服務業的雄厚基礎還是高人一等,從幾個因素分析,香港人其實不需要過於悲觀,應該將思考方向凝聚到如何吸引國際企業和人才進駐,如何將金融服務業的品質再向上提升,以及如何在兩岸交流中找到定位,找到更多推展貿易的機會,倘若能夠因此獲得更強的競爭力,香港前途絕對有很大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