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鞋業轉型已遲張老師月刊資深記者 王珍瑜
早年憑著優異的手工和低廉的工資,台灣的鞋業代工廠在世界打出一片天,集中在台中、彰化一代的加工廠每天不停機,替台灣賺進不少外匯,可是大陸改革開放,許多廠家為了追求更多訂單與更大的利潤遠走大陸設廠,資金、設計經過十多年源源不斷的輸往大陸的情況下,台灣早已經從代工業的寶座跌落,苦的除了是關廠的員工,原本可以利用轉型的機會建立品牌的機會,反而被香港商、新加坡商搶走,連大型百貨商場的販鞋樓面都被進口品牌佔去多數,小規模的鞋廠、鞋店,現在只能靠著兼營其他產品「度小月」,想要回復過去的榮景,已經是「往事只能回味」。 一位目前從大陸回到台灣休假的鞋廠台幹David回憶,他進入鞋廠工作的時候,主要的生產基地還在台灣,不過到民國八十七年左右,公司慢慢的將設備資金移到大陸,他個人也在九十一年被公司派往大陸工作,到今天已經七年多。 由於製造業追求獲利的方法,不外是提高訂單數量與降低成本,而降低成本也攸關對國外採購商的議價能力,「總之從夠降低成本的角度來說,台灣鞋業移往大陸、甚至現在的越南,都是無法阻擋的潮流」,幾個用力「挺」台灣的鞋廠,不是拼得很辛苦,就是不支關廠,「前年欣X倒閉,讓同樣是製鞋業的我們也看得心驚膽跳」David說。 雖然說遷廠到大陸,暫時保住優勢,但是二OO八年底的金融風暴也掃到大陸東筦、廣州的台資鞋廠,加上大陸實行「勞動合同法」,大幅墊高製造成本,一些有「先見之明」的業者,看準越南和大陸發展的「時間差」,早在三年前就開始集體到越南設廠,David表示「現在在大陸的我們,只是努力穩住訂單,把當初設廠的資金回收到位,運氣好的幾家雖然有賺到錢,但是能維持多久,還要看未來的局勢究竟如何。」 David說,外銷的問題在於我們需要歐美的訂單,但是主要的原因是政府長年來只關注於扶植高科技產業,讓製鞋業者「自謀生路」,以致於錯過了當年幫助鞋業「產業轉型」的關鍵時間,「你看看現在百貨公司的鞋子賣場,賣的好的都是進口品牌,但是你仔細看一下,這些架上的鞋子,有多少是大陸製造的?」 David指出,除了國際精品鞋類外,主要在台灣暢銷的品牌,都是台灣投資、大陸製造,「連玖X(nine X)的鞋子都是大陸製造的,可是在台灣大型百貨公司還是賣得嚇嚇叫,明顯的可以看出現在台灣消費者認同品牌的習慣養成,大家只認牌子、對於產品的製作辨識度很低。」 「有能力遷廠的還好,那些小型的鞋廠、鞋店,在我們看來真的只能用『可憐』來形容」,因為景氣不穩定,消費者的購買行為更向M型的兩端靠攏,一部份往高價、百貨公司移動,另一端則往菜市場、量販店集中,那些夾在中間的小型商家門可羅雀,為了生存下去,一些店家開始兼賣運動鞋、襪子等,勉力支撐,David呼籲:「光是『愛台灣』三個字,不能讓廠商『神功附體』,要讓鞋業在台灣生存下去,政府要做的,除了降低廠商的稅賦、提高大陸半成品進來外,把握最後的時間,幫助台灣業者建立國際品牌打開國際市場,否則光靠台灣消費者『一雙鞋凸全台灣』,鞋業真的會走到盡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