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中部大學教授Chuck Sandy 透過社群網推創意教改創新發現誌

文/林立綺

不論你喜不喜歡,數位產品持續的占領我們生活中的各個環節。網路的普及和資料的數位化,更讓知識的流通扁平化,發言權及解釋權不再只是掌握在少數權威性機構及個人的手中,而是人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聲。近年來最經典的例子,就是網路上人人都可以編寫的維基百科(Wikipedia),成立的時間僅不到10年,累積的內容和詞語解釋,就大幅超過具有近300年歷史的權威百科全書,《大英百科》(Encyclopedia Britannica)。這種自底層發聲(grounded up)的知識,以驚人的速度快速累積,是數位時代來臨之前,所難以想像的狀況。

目前,這股知識的創造力,隨著社群網絡大量增加,和個人化數位產品的多樣化,讓過去由上往下的知識傳遞模式,逐漸轉變為由下往上的創造和驅動力,這股風潮,不僅讓維基百科在短時間內改寫百科全書的創造史,現在,更要改變過往傳統教育,由上往下的知識傳遞方法。而是透過由下往上的學習方式,讓每一個學習者,都可以透過其他學習者的協助,找到自身最需要的學習內容,達到最具創意及效率的學習成果。

大班授課 扼殺學生創意思考

中部大學(Chubu University)人文學系(Humanity)的 Chuck Sandy教授,是國際知名的英語師資培育專家,同時也是英國劍橋大學出版社(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出版,在全球熱銷超過100萬冊英語學習專書 Passage系列的作者,他從教學以及寫作的過程中,發現當前普遍以「大班授課」自上往下的權威教育方式,不僅無助於學習效果,更會扼殺學生的創意思考。因此,他長年以來在世界各地致力於推動「one student, one class, one school at a time」(一所學校,只有一間教室和一名學生)的小班授課運動,就是希望教育應該從下往上,以激發帶動每一位學生的創意為目的。

隨著數位時代的到來,每一個個體都可以擁有自主的發言權,這些新數位學習工具的誕生,讓Chuck Sandy希望教育是由下往上傳遞的理想更快速的達成。他和英國劍橋大學出版社另一位知名的英語學習專書作者Curtis Kelly,去年正式在知名社群網站Facebook 上成立教師團體(Teacher's Group),以讓世界各地的教師互相分享教學經驗,同時推廣其小班教學的理念,讓他驚訝的,是這個分享網站在短時間內就在全球累積了近5,000名的粉絲。Chuck Sandy說,他感受到數位網路對於學習的穿透力,而透過網路,他更在一次偶然的機會,在Youtube上看到印度Riverside School 創辦人Kiran Bir Sethi在印度TED TALK中,宣揚其「Design for Change」競賽,這也是透過小學生以小規模團體進行創意專案,並進而改變社會的活動。他因而決定帶領其在Facebook上的教師團體加入推廣這項競賽。

今年秋天,他也將在日本、台灣以及印尼等亞洲國家,大規模的推廣「Design for Change」競賽,讓數位學習工具所標誌的民主學習精神,更具有實質的內容和內涵之稱,最終則是徹底改變傳統教育的方式。

在亞洲推廣Design for Change競賽

Chuck Sandy說,透過網路和數位工具,每一個學習者可以和全世界無時差的聯接學習,校園的圍牆真正的被打破了,這是教育的最高境界,過往受限於學習工具而無法達到的理想,在數位時代將可望被成功的落實。以下是專訪Chuck Sandy的內容:

問:請問您如何協助學生激發創意,並且讓這些創意落實在實際的生活中?

答:針對學習,我始終強烈的認為,教育應該是以「專案為基礎」(project-based)的方式,並且在老師在課堂上授課之後,學生能夠擁有「值得帶走的價值」(take away value)。因為每一個學生具有無限的潛能,但是這些潛能卻被傳統的教育方式所抑制及傷害。透過「以解決問題為主的專案」(problem-solving based project)教育方式,教師可以引導式的帶領學生針對專案,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往往會發揮出令人訝異的創意和思考潛力。

專業教學協助學生解決問題

我曾經以這種專案的教學模式,協助學生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讓我非常驚喜的是,學生以非常具有創意且原生的模式,從運用傳統的書面回答方式,以至於用較為複雜的podcasts的方式回答問題。這些學生的創意,都是我過去所意想不到的。而透過這種方式,每一位學生在完成每一個專案之後,在離開教室的同時,都可以帶走屬於自己的take away value。

問:請談談「Design for Change」競賽,以及這個競賽想要達到的目的為何?

答:我雖然沒有直接教導兒童,但是在培育師資的過程中,我希望教育出能夠激發學童創意的教師。我也知道兒童的創意可以是非常豐富的。因此,當我在網路上看到由印度Riverside School創辦人Kiran Bir Sethi 所發起的Design for Change競賽時,認為和我想要推廣的學習必須具有take away value以及「one student, one class, one school at a time」的理念不謀而合,因此我和Kiran Bir Sethi聯繫,並整合我現有的網路資源協助推廣。

簡單來說,Design for Change 競賽是由5位學童為一組,並指派一位成人指導者,就是希望能夠透過小學生的眼睛,去觀察周圍的環境,找出社區中需要改進的問題所在,以「One Idea , One Week」(一周一個創意)的速度,想出具有問題的解決方式,並且實地去操作,影響社會。因為過往由上往下的傳統教育方式,普遍讓學生覺得自身不足,容易教育出缺乏自信心的學生,但是這個活動讓學生可以發揮想像力和創意,讓「I can」成為一種感染力,改變學生的學習態度,並進而影響社會。

問:請談談「Design for Change」競賽目前的成果。

答:目前,在全球已經有5萬多所學校,並且有25萬名學童參加Design for Change競賽。未來,將透過學童的實際行動,將這個精神傳播到世界各地,改變社會甚至是一個國家,並滲透到全世界。這個活動也在我的社群網絡上獲得來自印尼和伊朗等地教師的熱烈迴響,而這些來自世界各地學童所上傳,數千甚至上萬件改變社會的創意解決方案,其中最佳的創意,也將在明年於聯合國公開發表。透過數位平台以及社群網絡,以及輔以從下往上的創意教育模式,教育的革命,正在以緩慢且驚人的力量發生。
台、日、韓網路學習待提升

問:請談談數位時代對於教育產業的影響及變革,您對於數位學習的展望為何?

答:就像我未曾見過Design for Change競賽發起人Kiran Bir Sethi,甚至未曾見過多數我在Facebook上的粉絲,但是透過社群網絡和數位通訊,我可以整合這二個不同的社群團體,也讓我的理念在短時間內卻得到熱烈的回響。數位時代對於教育產業的影響,是全面性且相當巨大的。

過去5年,因為數位產品的普及,讓當前的學生身處於資訊大量流通的數位時代,這也讓教師的教育方式,以及教育產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當然,我預測在未來的世界,學習的工具只會更加數位化及多媒體化,但是,數位學習不是將教學內容放在數位產品上而已,而是透過個人學習網路(Personal Learning Networks ;PLNs)的普及,讓如同Design For Change的專案學習概念更加深化,達到數位時代之前所達不到的學習效果。

問:請談談亞洲國家在數位學習時代的差異何在?

答:除了教育方式的革新之外,在教育出版等內容產業上,也勢必面臨全面數位化的變革,因應手機等數位通路的大量出現,教科書等內容產業將在「創用CC授權機制」(Creative Commons copyright scheme)下,走向數位化及公開化。

然而,就我在亞洲各地教學的經驗顯示,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像是台灣、日本和韓國等數位科技產品的生產大國,卻只有20%的學習內容以數位化的方式呈現,顯示在運用數位學習的工具上,相當貧乏且不足。然而,像是印尼等並非科技產品主要生產國的開發中國家,卻非常熱中將Facebook等社群網路當作學習的工具。這可能導因於東北亞國家的教師及家長仍然習慣傳統的書面教材及教學方式。然而,當全世界都上線透過數位工具零時差的學習之時,東北亞國家是否可以更提升其數位學習的內容及方式,也將是另一個數位產業的機會。

Chuck Sandy小檔案

來自美國紐約,並於日本中部大學文學系執教長達15年的教授Chuck Sandy,不僅是全球知名的英語學習書籍的作者,他同時也是培育英語師資的專家及詩人。他與其他作者合力撰寫許多知名的英語學習書籍系列,包括和Jack C. Richards合著英國劍橋大學出版社所出版的Passages 書系和 Connect 書系;以及和Curtis Kelly所合著,由Cengage出版社所出版的的 Active Skills for Communication英語學習專書。他除了活躍於出版界之外,更致力於推廣創意教學活動,並架設有網站 http://tinyurl.com/ActiveDiscussion以及http://chucksandyandcurtiskelly.ning.com/ ,協助推廣「Design for Change」的學生創意運動,在日本、印尼以及台灣等地進行推廣。他同時也參與許多世界級的演說活動,推廣腦力激盪以及創意思考等教學概念。以及設有http://www.chucksandy.com網站,讓全球各地的教師和學生可以和他即時在線上溝通,並分享教學經驗。

本文摘自【創新發現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