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貸款甩貧致富 新興市場經濟助燃器創新發現誌
文/胡秀珠
「除了『微型貸款』,我想不出任何能翻轉窮人命運的實際行動」,讓孟加拉聞名國際的「微型貸款」發起人同時也是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穆罕默德.尤努斯 (Muhammad Yunus)教授曾經如是說……
新興市場,被視為在金融海嘯之後,全球經濟復甦的最大動能,然而,這股動能的「引擎」是「資金」。「微型貸款」不僅幫助窮人脫貧,更是經濟助燃的發電機。
尤努斯在2004年,被美國PBS電視網選為「全世界最有影響力與貢獻的25位企業家」之一,2006年,他更得到諾貝爾和平獎的高度肯定。1976年,尤努斯在孟加拉的佐巴拉村(Jobra)建立鄉村農民銀行(Grameen-Credit),7年後,孟加拉修定新銀行法,鄉村農民銀行成為「正式銀行」,這家享譽國際的「非營利導向銀行」,累計共提供貸款51億美元給530萬客戶。
微型貸款計畫全球積極推動
正如前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費雪(Stanley Fische)所言,微型貸款的價值在於「提供窮人靠自己改善自身處境的希望」,也讓「窮人銀行」在開發中國家「欣欣向榮」,如印尼就有6萬家窮人銀行、孟加拉、烏干達、肯亞、菲律賓、泰國等,窮人銀行如雨後春筍般林立,總計超過23個國家,進行「微型貸款」計畫。
新興市場中,中國可望成為引領全球經濟復甦的火車頭。中國有相當龐大的鄉村人口,因為就業不易,紛紛外移到城市工作,家鄉只剩下老人、小孩和婦女,為改善生活,同時讓婦女留在家鄉就業,成為社會穩定的力量,中國婦女會在包括雲南等地方,設立微型貸款機制,由婦女會向銀行保證,提供創業者創業金。
以雲南地區而言,多從事刺繡等手工藝品相關行業,「客廳即工廠」的形態十分普遍。大中華區天使投資人李鎮樟表示,在大陸鄉下地方,技術、人力不缺,最缺的是資金,透過微型貸款機制,讓創業家有了第一筆週轉金,購買原料後,請族裡的婦女代工,待成品完成之後,創業家將薪水交給族人婦女,扣除應有的利潤後,就償還銀行貸款,通常貸款期限不長。
長期觀察中國微型貸款的李鎮樟舉例,在雲南金沙江旁邊有一個村莊,彝族女企業家小普拿到一筆10萬件的刺繡訂單,先透過婦女會向銀行取得貸款,1、2個月後,成品完成交貨,小普分發完薪資,扣除應有的利潤之後,將資金全數繳回銀行,靠著這樣的機制,帶動散佈在金沙江時的7,000名女工,養活全族的人,也改善農村經濟。
政府介入支援成功機率大
貸款金額通常不超過100萬人民幣,貸款期限不超過3個月,此一制度嘉惠數十萬人,是支撐中國大陸偏遠鄉間經濟動力最龐大的一股力量。
另外,在南京市長江邊的一個小漁村武家嘴村,素有「天下第一村」之稱,村內只有300戶人家,在政府支持,推出微型貸款之後,村民集合起來相繼興建八卦洲、烏江兩大船廠,總投資額14億人民幣,年造船能力65萬噸,有運輸船舶140多艘,南京武家嘴集團除了船務服務外,還擴及酒店服務、鄉村旅遊及高效實業等。武家嘴集團去年總收入高達200億人民幣,是成功的人民公社典範,村民都是控股公司的成員,家家戶戶住別墅,人人都是超級富翁。
除了實際的窮人銀行外,網路的「微型貸款」也正風行,2007年開始在Kiva網站借款給全球各地創業家的部落客李怡志統計,Kiva不以營利為目的,以他投入原始金額1,000美元,帳戶放款餘額有3,000美元,即資金被有效運用3次,目前Kiva放款人數有56.8萬人,總放款金額9.3億美元,還款率高達98.4%。
李怡志分析,Kiva以非營利為目的,同時,維持成功運作的方式是搭配輔導員,不管是養雞、養豬,或農耕、編織,都有輔導員從旁協助,也督促其定期還款,是還款率高達9成8的主因。
協助脫貧,儲蓄互助社幫一把
引進台灣有50年之久的中華民國儲蓄互助協會全省共有20萬社員,336個分社、普遍存在於天主教和基督教的教會或組織中,截至目前為止,總資產230億元,股金180億元,放款金額100億元,貸款利率由各分社訂定,最高不得超過14.4%。存款率與呆帳率各個分社各有不同,如馬偕醫院分社,因社員多為醫生、護理人員及護專的教員、行政人員,儲蓄率100%,呆帳率為零,至於原住民分社,呆帳率則偏高。
中華民國儲蓄互助協會1997年依「儲蓄互助社法」成立,是國內唯一不是金融機構,卻能收受存款、從事放款的單位,但是,借款人條件必須是社員共同關係人推薦,有擔保貸款最高借款上限為300萬,消費性放款則不超過股金加100萬元。
儲蓄互助社最早起源於公元1849年的德國南部。當時的德國正是工業發展初期,社會貧富不均差距甚大,農民與低收入者生活非常艱苦,且受高利貸的壓榨,鄉長雷發巽(Friedrich Wilhelm Raiffeisen,1818-1888)知此情形後,即推動幫助窮困農民計畫,發動向富人募捐來救濟貧農,結果不甚理想。最後他發現到「百姓有社會上與經濟上的問題需解決,最好的方式就是讓他們自己幫助自己」這一社會運動原則。所以他後來依據自助互助原則,成功地組成了第一個儲蓄互助社。
儲蓄互助社的精神是資產累積,也就是鼓勵社員儲蓄,你每個月存1,000元,等到需錢孔急之際,可以向互助社貸款,但其有社員推薦之限制。現階段協會與聯合勸募中心、台中家扶基金會等單位,研擬「儲蓄帳戶脫貧」方案,希望透過社長推薦等方式,讓加入社員的門檻下降,嘉惠更多弱勢族群,預計明年開始推動,計畫扶助20個個案。
本文摘自【創新發現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