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金融改革 此為最佳時機現任平面媒體資深記者 劉芙芩
保羅.克魯曼,一位美國知名學者兼專欄作家,長期關注於國際財經和金融問題,在歐巴馬即將上任成為美國有史以來第一位黑人總統的前夕,克魯曼提出進行金融改革的建議,他的論點在於金融危機快速發生卻無跡象可循,經濟學家都未預見亦未提出警訊,金融市場改革平時即應推動,不能到了危機解決之後再做。克魯曼指出,網路泡沫化於1990年興起,如同房市泡沫化一般,全球大眾似乎對之視而不見,就連深受美國人信任的聯邦準備理事會,面對金融風暴也表現出有點束手無策,連已經深陷「失落的十年」當中的日本,都被金融海嘯的威力衝擊得抬不起頭。雖然日本央行多年來一直意圖改變頹勢,將民眾手中的資金趕向市場,多種手段齊下的結果仍然拉不起已經平躺的經濟景氣。很多危機應該都看得出若干端倪,風暴的襲來,也不會絲毫無預警或無跡象,卻能快速地讓人不知所措,克魯曼點出了問題癥結所在:人人都喜歡錦上添花,敢於說出實情、披露弊端的人,常遭批評是「烏鴉嘴」,被認為見不得人好,久而久之人們不再想當不受歡迎的人,結果原本可以防微杜漸的小火種,結果愈演愈烈、越燒越旺終至不可收拾的局面。 記得當初房市泡沫化之前,金融機構將大筆資金借貸給民眾,賺飽了可觀的利息,一時之間成了金融機構賺錢的「金雞母」,隨後那些投資銀行又將抵押貸款包裝成表面上看起來很好的商品,其實骨子裡都是可能可能發生問題的「地雷」,即大家耳熟能詳的「衍生化金融商品」,現在世人都看清楚那些商品的真實內涵了,在被獲取鉅額利潤的利益蒙蔽了雙眼時,誰會聽得進「烏鴉」對未來的警示?縱然聽進了一些,也是抱著到時再說的態度,因此美國次級房貸風暴害慘了「二房」--房地美、房利美,也使各國買了衍生性金融商品者都受傷慘重。次級房貸風暴好像逐漸遠離,另一個更強而有力的金融海嘯卻又無聲無息突然衝出來,嚇得世人不禁擔憂另一次「經濟大蕭條」又將來臨。美國政府和歐盟諸國都紛紛大幅降息,還以大筆資金挹注銀行體系,以確保流通性不致發生問題,布希總統甚至宣布無限制供應美元。各國為了救經濟施展渾身解數,投注數以千億美元資金,很多人譏評為拿大眾的錢拯救經營不善的企業,普遍認為做法既不公平也不應該,照理說,全民沒必要為經營不善的企業買單,因為經營團隊有問題而導致鉅額虧損的企業,不管是銀行、汽車產業或其他產業,該倒的就讓它倒罷!有這些問題的國家又不能眼看著具「火車頭」地位的產業就此一蹶不振,因為周邊牽連到太多相關企業,一旦決定不抒困,保證死一掛公司,更別提失業率對社會的殺傷力有多大了,所以不只美國、歐盟陷於如此窘境,我們台灣不也面臨相同處境嗎? 「二次金改」推動當時,國人咸認金融改革有其必要性,況且金融體系家數過多確實有整併的必要,時至今日回頭來看,當時的「改革」竟然只是淪為財團牟利的工具,獲益者不是全民,僅是少數私營企業,更有與其勾結互通有無的政府官員,假改革之名卻行牟利之實,真是愧對全體國人的期許。筆者認為,縱然金融海嘯威力猶在,全球金融市場混亂情況依然存在,此時或許正是台灣積極推動改革的最佳時機。 倫敦金融城市長羅永成(David Lewis)日前應邀率訪問團來台進行專題演講,他以本國經驗說明25年前的倫敦情況非常糟,通貨膨脹高達20%、銀行利率達15%、高交易稅阻礙貨品買賣,自當時起倫敦力求改革,引進國外資金、開放國內市場等做法,隨著全球景氣回升終於一舉將倫敦推上重要金融中心的地位。因為台灣資金充沛,台灣貨幣供給狀況非常正常,又擁有大批優秀的高等教育人才,多年來打下的基礎比很多國家都要厚實,經濟基本面仍然非常穩健,只不過民眾信心需要加強而已。他建議台灣效法當初倫敦成功的經驗,建立優良法規和稅制、大幅降低稅率、擴大引進外資、開放國內市場,台灣有很好的機會成為亞太金融中心。 台灣金融佔GDP約10%左右,製造業則佔25%,如何使金融服務業佔有更高比例是值得思考的方向,希望政府領導人的眼光要放遠,思慮更要寬廣,為國家規劃出一條可行、具發展性的方向,相信國人都同樣希望聽到的不只是口號,我們要具體可行的政策方針,我們要能讓國家經濟發展長長久久的遠景,金融改革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我們經常聽到歐洲小國----盧森堡、愛爾蘭的奇蹟故事,兩個小國幅員不廣,竟能成為歐洲兩大境外金融中心。盧森堡國內金融業產值占GDP超過30%,從事金融業的人口約佔全國總人口的17%,對國家稅收貢獻度高達可觀的四成,來自世界各地的銀行業有超過150家銀行在當地設立營業據點。另一小國愛爾蘭於1987年在都柏林設立國際金融服務中心之後,絲毫無懼於鄰近金融重鎮倫敦的影響,明確定位為各國進入歐洲的後勤中心,成功吸引國際金融銀行前往設點。目前全球前50大金融機構有半數在愛爾蘭設有分支機構,其設置的金融中心管理資產總額超過7,700億美元,已迅速成為歐洲重要的境外金融中心。 筆者和許多學界先進談論時,學者們大多希望政府應擘劃出明確產業發展方向,同時要起而力行,致力成為亞太金融中心的同時,也有必要加速金融改革,因為台灣內需市場不大,逐漸飽和之餘唯有向國外輸出,將全球當作我們的市場才有發展利基,也才是台灣永續發展的明確正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