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發展觀光醫療的利基Ⅰ王珍瑜
台灣談論要發展觀光醫療已經有不算短的一段時間,但成果很明顯並未充分彰顯,主要因為涉及「觀光」和「醫療」兩大領域,政府無法有效達成整合之故。雖然經建會表示未來將全力推動我國醫療服務業,希望能提升我國醫療品質的國際形象,更期盼帶動觀光醫療服務產業的蓬勃發展,但眼看著泰國、南韓、馬來西亞、新加坡和美國等國,在醫療、旅遊、美容等方面做出的成績,甚至海峽對岸的中國大陸,亦不約而同地將眼光注目到觀光醫療,從未來遠景評估,這塊市場還有極為龐大的發展空間。 先來看看台灣附近幾個國家在觀光醫療方面的現況,首先是新加坡,新加坡是亞洲四小龍之一,土地雖小卻擁有觀光和醫療豐沛的資源,加上交通便利、基礎設施完善、重視病患隱私以及入出境快速方便等因素,使得該國已然表現出高度發展狀態。南韓的表現更是讓人不敢小覷,美容、整型、SPA幾乎就是南韓的「代名詞」,女性想到整型,腦中的第一個念頭大概就是屬意韓國,而隨著韓劇風靡全亞洲,劇中女主角美麗、優雅、出眾的外形更是讓人心迷不已。變成「人工美女」花費不多,卻可為女性帶來徹頭徹尾的巨大改變,使得很多覺得自己外貌有缺陷、或想更加漂亮的女性趨之若鶩,因此觀光醫療收益已經佔該國收入很大的比重。南韓政府對推動觀光醫療市場堪稱不遺餘力,廣告無處不在,連網站亦是中、英、日文皆具,其設定客源目標是廣泛而多元的,由此便可清楚看出該國的用心,當然也是我國要想往這方向積極發展可供作為借鏡的指標。 泰國也是知名的整型聖地,結合度假美景提供牙科和整型外科服務,一年產值超過五億美元,逾80萬名外國人曾前往動刀。外國旅客在當地既享受旅遊樂趣,又順帶滿足一下自己對整型或其他醫療的需求,兼之價位又便宜,對消費者而言,實在是非常上算的選擇,好口碑也逐漸在國際間傳揚開來。還有印度雖然起步較晚,每年也總會接納超過15萬名外國顧客,估計到2012年時,年產值也將多達十幾億美元。 行政院規劃中的「三年衝刺計畫----醫療產業升級醫療服務國際化旗艦計畫」,將結合旅遊保健和觀光醫療,主打台灣的高科技醫療,經建會預定在三年內輔導十家醫院提供醫療服務,提供十萬人次服務,預計獲得效益為70億元,並可提供誘因讓民間加入投資68億元,提供至少3500個就業機會。計畫估算醫療服務產值至2015年時,每年可增加500億元,對國內生產毛額(GDP)的貢獻度為百分之零點五。經建會希望將台灣醫療強項,諸如:肝臟移植、顱顏手術、心血管外科、人工生殖及關節置換手術等,透過「醫療簽證」吸引東南亞地區民眾和旅居海外的華僑前來就醫,停留時間可不受最長六個月的限制,若個案需要還可予以延長,若屬特殊醫療範疇還可視需要配合以專案處理。 觀光局和衛生署承行政院「以觀光為主,醫療保健為輔」指示,衛生署指定台大、長庚、萬芳、彰濱秀傳健康園區和義守大學附設醫院等五家醫院試辦,觀光局也建置完成「保健旅遊網」,將台灣醫療現況、各醫院的旅遊醫療專案內容清楚列明,還提供觀光、美食、景點及節慶等資訊服務。除衛生署、觀光局之外,新聞局、金管會及外交部也都動了起來,在各司其職主管業務下合作,期望達成打造台灣醫療國際品牌、醫療走向國際的雙重目標。去年觀光局已經邀請多起國內外人士參訪國內醫療院所,積極推廣的項目包括保健養生、健康檢查、溫泉SPA等不涉及醫療行為的項目,除海外華人外,未來還將積極推廣至大陸和其他國家或地區。 目前國內有數十家醫院有意主推美容和健檢業務,但衛生署主張先以特殊醫療和重症治療為主,先吸引顧客來台後再以美容和健檢獲取利潤,如此一來可能最為有效,倘使主打美容和健檢則未必能擁有優勢。 其實我們不需自我矮化,台灣的醫療水準早已達到國際水準,甚至已然是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一項,各醫療院所擁有優秀技術和充沛人力資源,發展潛力十足。若能推廣得好,廣大的國際人士都是我們的服務對象,國家能有龐大收益,國家能見度在國際間便能大為提高,又能使漸趨飽和的國內市場向外開創出一片大好江山。去(2007)年七月署立基隆醫院開辦「國際醫療觀光門診」,以全院之力成立最優秀的醫療團隊,用高效率的診療速度,讓來自馬來西亞、菲律賓和印度等國的病患乘興而來、快樂而歸,院內的骨科、牙科婦科、內科和皮膚科等診療效果,都讓應診者留下極良好印象,不只讓醫院獲益頗豐,也利用機會做了一次很棒的國民外交,更將台灣高超的醫術與服務,藉由這些人的口廣泛傳播向其他國家。 台灣有沒有發展觀光醫療的條件?答案絕對是肯定的,因為台灣醫療技術高超,水準絲毫不遜於美國等先進國家,且價格僅有美國的四分之一,當然有絕佳的競爭力,只要我們策略方向正確,政府以具體措施輔助業者全力推動,要想搶食觀光醫療市場大餅,我們的實力絕不會比他國差。就拿開心手術來講,在美國動開心手術大約需要八至十萬美金,而台灣以美金換算僅約需一萬美金便已足夠,如此巨大價差當然誘因十足,遠至歐美國家的民眾,只要知道這項訊息又有治療需求,當然願意搭機前來醫治,而且順道觀光寶島何樂而不為?所以問題的根本不在於討論我們有沒有實力發展觀光醫療,而在於我們應該怎麼做! 舉敏盛醫院為例,該院目前與國際知名保險公司合作,由保險公司提供一百名保戶前來敏盛醫院就醫,合作情況良好,敏盛醫院有能力吸納這些額外的客源,其他病患的就醫權益並不會受到排擠,敏盛還計畫將觸角伸向其他國外市場。台灣的醫院,無論在醫院規模、醫療技術或服務水準方面,都絲毫不遜於香港、泰國、南韓或歐美國家,尤其價位更極具有競爭力,因此觀光醫療市場能為觀光和醫療兩大領域的業者帶來商機,其未來遠景更是光明而無庸置疑的。 觀察國內醫療市場,其實可以發現目前台灣醫療價格似嫌紊亂,有必要由政府出面統一取得一個標準,將醫療領域掌握住,再邀集觀光業者商討合作,在兩者利益間求得平衡點以避免衝突,由醫療院所包裝物美價廉的「商品」吸引國外客戶,讓觀光業者發揮所長出力向外推廣,並附加旅遊、餐飲和住宿等相關服務,一套套完整的觀光醫療行程便可陸續問世,且極具吸引力,再加上政府給予醫療簽證和快速通關等措施協助,必然能夠吸引為數極多的國外旅客前來,台灣觀光醫療美名自然就能傳揚國際,台灣的國際能見度也必將隨之水漲船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