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服務貿易 > 國際產業訊息

印度、日本和澳大利亞組建彈性供應鏈以替代中國大陸WTO&RTA中心

作者:    李宜靜

印度、日本和澳洲正準備討論籌備三邊供應鏈彈性倡議(Supply Chain Resilience Initiative, SCRI),以應對中國大陸積極的政治和軍事行為。此倡議由日本首先提出,目前正在確認進行三方首次經貿部長會議的日期。

消息人士指出,日本近期透過經濟產業省與印度接觸,表達推動倡議的迫切性,並希望於11月前啟動SCRI。而印度正認真思考此提議,尤其是考慮到中國大陸於拉達克(Ladakh)地區邊境實際控制線(Line of Actual Control)的積極行為,導致雙方發生多起激烈衝突,惟此類提議將被視為對抗中國大陸的聯盟,印度將會謹慎小心此類提議,不過目前跡象顯示,印度政府高層似已呼應加入全球供應鏈的一環,從而成為中國大陸的替代國。印度總理莫迪(Modi)於8月15日之印度獨立日演講提及,企業已開始將印度視為可能的供應鏈樞紐,如今印度也必須為全球而製。

日本之提議有雙重目標:吸引外國直接投資以促使印太(Indo-Pacific)成為經濟強國,並於夥伴國家之間建立互補關係。消息人士表示,依循此概念,待印度、日本和澳洲達成協商之後,也會對東協國家開放該倡議。日本SCRI之規劃,乃以既有雙邊供應鏈網絡為基礎,例如:印度和日本之間有產業競爭力夥伴關係(Indo-Japan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 partnership),處理在印度布局的日本企業之事務。消息人士表示,倡議最終目的在於提高印太地區的供應鏈彈性,以區域安全角度發展健全的經濟樣貌。其指出,個別企業與經濟體擔心中國大陸的政治行為以及可能導致供應鏈中斷的問題,SCRI是對該些企業和經濟體的直接回應。

在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爆發後,日本首相安倍(Shinzo Abe)已設立20億美元基金協助日本企業撤出中國大陸。在日益成長的安全性和透明度議題考量之下,澳洲和美國啟動一項雄心勃勃的計畫,以建立不涉及中國大陸(China free)的稀土材料供應鏈,澳洲稀土礦業公司(Lynas)將與美國企業(Blue Line)於德州設置稀土處理廠,此將為中國大陸境外首座稀土處理廠,惟法國亦曾推動稀土開發計畫,最終因成本過高而被迫放棄,美澳稀土計畫可能亦會面臨成本問題。

【由李宜靜報導,取材自The Economic Times,2020年8月19日;科技新報,2020年8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