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政府研擬電子商務相關政策及法規台灣經貿網

經濟部 / 駐印度代表處經濟組


印度政府成立專責委員會研擬電子商務相關政策及法規,其中由商工部次長Rita Teaotia領導之工作小組已提出電子商務政策草案,建議針對外資持股49%以下之企業對消費者(B2C)電商平臺,有限度開放業者擁有存貨所有權。


該小組建議成立中央消費者保護機構作為政府間相關部門協調單位,並提供消費者申訴管道,據統計去(106)年4月至11月印度國家消費者服務專線(National Consumer Helpline)接獲54,114件電子商務客訴電話。


目前印度電子商務市場規模約為250億美元,由於外資不斷投入,預估至2020年將達到2,000億美元,印度商工部助理次長Anup Wadhawan表示,雖然制定電商法規並沒有確切時間表,但不希望法規處於真空狀態,因此將儘可能在最短時間內完成。


印度時報(Indian Express)針對印度國內市值超過10億美元之消費品新創公司研究發現,有6成以上公司原先完全由印度本地持股,但最後卻淪由外資掌控,工作小組建議修改公司法,保護電商平臺創辦人縱使其持有股份較小,對該公司仍保有控制權。


為避免電商業者扭曲競爭所採取的併購,工作小組建議印度競爭委員會(Competition Commission of India, CCI)修改審核門檻,部分案件金額雖未達反托拉斯審查門檻,仍須視其他因素。目前競爭委員會正在審查美國零售業者Walmart併購印度最大電商平臺Flipkart案。


針對電子商務有關資料保護及隱私部分,前印度最高法院法官BN Srikrishna所領導的委員會最近提出個人資料保護法(Personal Data Protectin Bill, 2018 )草案,建議強制將線上零售業者資料在地化,以2年為調適期,提供租稅優惠及退稅獎勵,進行能力建構鼓勵在本地儲存資料,並將資料中心(Data Center)及伺服器群(Server Farm)視為基礎設施。


該小組建議部分類別資料跨境傳輸不需受到限制,例如非來自印度本地收集之資料、印度本地與境外企業對企業(B2B)商業合約資料等,但基於國家安全及公共政策,政府得取用相關資料。此外並建議針對電商業者簡化商品及服務稅(GST)流程,提供線上及線下業者公平競爭環境,目前年營業額低於200萬盧比(約3萬美元)之微型及中小企業(MSMEs)不受GST規範,但如該企業透過線上平臺銷售貨品及服務則必須受GST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