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銀行提出建構無碳未來之三步驟WTO及RTA中心

世界銀行於近期提出「發展去碳化:通向無碳未來的三個步驟」報告(Decarbonizing Development: Three Steps to a Zero-Carbon Future),試圖為建構無碳未來提出三步驟,主張各國要實現零/淨排放,使氣候變化趨於穩定。首先為長期發展進行規劃,而非停留在短期目標之上;同時也要制定合理碳價,並將其納入促進投資和行為改變的政策;最後,還要確保受影響最大的族群能夠無受衝擊地安然渡過。

該報告指出,目前對於幫助各國平穩有序地踏上去碳化發展道路,已有解決方案,如果各國政府現在就採取行動,實施這些方案是負擔得起的;但是如果推遲行動,下一代人承擔的成本將會增加。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的報告顯示,如果再坐等15年,亦即到2030年再開始行動,從現在起至2050年,把全球升溫幅度控制在每年2C 以下所需成本將平均增加50%。

關於第一步驟做好未來規劃方面,世界銀行指出,目標是到2100年達到零排放,而不是在接下來的數十年中小幅減少排放,此意味著需要一系列非常不同的措施,包括經濟的結構和空間轉型。例如強調經濟成長時同時強調以下四方面,則作為其組成部分的零/淨排放是可以做到的:(1)電力行業從依賴化石燃料逐步轉向使用可去除碳排放的清潔能源;(2)隨著清潔能源用量不斷增加,電力行業就有可能實現大規模轉型,進而擴大清潔能源覆蓋面,淘汰污染型燃料;(3)提高能效有助於降低能源需求;(4)透過改進森林與土地管理,使自然界碳封存地保持健康,有助於吸收並儲存碳,進而抵消碳排放。

關於第二步驟制定合理碳價並將其納入促進投資和行為改變的政策方面,各國政府可以制定合理碳價,並將其納入可提供激勵機制確保低碳增長計畫得到執行,且低碳增長項目得到融資的政策,從而開始把投資方式和觀念轉向低碳增長。透過徵收碳稅或實行碳排放總量控制和交易制度給碳定價,可解決市場無力把溫室氣體排放所致環境遭破壞造成的代價納入考慮的問題;給碳定價也是增加收入同時鼓勵減少排放的一種有效方法。此外,較之其它稅種,碳稅更易徵管且更難規避。報告指出,儘管碳定價有其必要性,但如不輔以配套政策,自身尚難發揮成效。一整套配套政策可提供激勵機制,確保綠色環保技術獲得開發,並在大範圍內應用,此類政策可包括多項措施,如能效性能標準、節能車輛返利,以及要求電力供應商使可再生能源發電在供電中占一定比例的可再生能源配額制等。此外,也可降低低碳商品的關稅,如太陽能電池板和節能燈等。

關於第三步驟推動平穩過渡方面,報告指出,根據22個開發中國家的資料顯示,如果採用現金轉移支付方式取代化石燃料補貼,那麼最底層的60%的人群將從這一改革中獲益。取消主要惠及富人的化石燃料補貼,實行排放總量控制和交易制度,是釋放或創造教育、醫療和基礎設施建設及向窮人提供直接援助所需資金、同時減少碳排放的兩條途徑。另外,推動平穩過渡的內涵還包括幫助企業進行自身改造以適應一個更清潔的世界,目前汽車製造廠商已展開此一行動,藉由提高燃氣汽車的行駛里程,使其達到性能標準,也開發了電動汽車和低排放汽車來滿足市場需求。

【由蘇怡文報導,取材自世界銀行,2015年5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