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拒絕支持WTO環境商品倡議,談判將延至2014年台灣WTO中心
原預計於今(2013)年12月3日至6日WTO峇里島部長會議期間召開的環境商品談判會議,因無法爭取到中國大陸的支持,將延期至明(2014)年舉行。根據官方消息,由於中國大陸對於接受倡議者所列之目標無法做出保證,故無法達到宣布展開會談所需的「關鍵多數」(critical mass)。不過一名與會官員表示,擁護者希望最終能確保中國大陸的參與,並於明年重啟會談。
所謂「關鍵多數」方法,是過去被用來作為推動WTO《資訊科技協定》(Information Technology Agreement, ITA)的基礎。ITA協定規定參與會員產品總貿易量需達全球貿易的九成才生效,並依最惠國待遇原則適用WTO全體會員。由於ITA參與成員的高科技產品占全球貿易比重超過90%,達到關鍵多數之門檻,故儘管ITA僅是部分會員在WTO架構下所達成之合意,但簽署國所獲得的利益需在非互惠基礎(non-reciprocal basis)上擴及至所有會員。
WTO推動綠色貿易談判的想法,係源於美國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於今年6月25日所提出之「氣候行動計畫」(Climate Action Plan)。依據該計畫內容,美國將致力於確保參與會員的環境商品貿易量達全球貿易的90%,即年貿易額約4,810億美元。同時,歐巴馬亦表示,依據APEC成員2012年所達成之共識,在2015年以前,54項環境商品的關稅將調降至5%或更低。
今年7月22日,美國、歐盟、澳洲、加拿大、日本、紐西蘭、挪威、韓國、瑞士和土耳其等國官員於日內瓦召開會議,針對WTO綠色貿易倡議進行初步討論。該會議參與者多為「環境商品之友」(Friends of Environmental Goods)成員,在杜哈回合談判中,長期為推動綠色商品與服務的貿易自由化而努力。
環境商品和服務談判是WTO的杜哈回合貿易談判的一部分,WTO會員過去曾針對400多項環境商品初始清單之關稅削減或削除,以及環境商品之定義及其涵蓋範圍進行討論。惟杜哈回合在2008年談判破裂後,至今仍無明顯復甦跡象,加上無法爭取到中國大陸對環境商品談判的支持,會議將延至明年舉行。
【由許裕佳報導,取材自WTO Reporter,2013年12月6日】